2018年成立的“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总投资900万元,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主要有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室、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实验室、通信工程实训室等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做功能由:
1. 教学支撑
理论与实践融合: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让学生亲手操作,将高频电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电路搭建与调试技能;通信原理实验室借助实验装置,把抽象的通信编码、调制等原理具象化,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
课程实验保障: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先进虚拟技术模拟复杂通信场景,为《通信系统仿真》等核心课程提供丰富实验素材;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实验室等为专业基础课程和进阶课程配备相应实验项目,全方位保障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需求。
分层能力培养: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提供分层实验内容。低年级学生在基础实验室进行电路基础、简单通信系统搭建等训练;高年级学生在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室、通信工程实训室开展综合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2. 科研助力
前沿技术探索:实验中心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教师与科研人员搭建了探索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的平台。在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室可开展 5G 及未来 6G 通信技术研究,挖掘新的通信协议、信号处理算法,推动通信技术不断革新。
项目研发验证:科研人员利用实验中心资源进行通信系统相关项目研发与验证。在通信工程实训室搭建实际通信网络系统,对新设备、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测试与优化确保项目可行性,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跨学科研究支持:通信工程与多学科紧密相关,实验中心促进不同学科交流合作。为通信与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等跨学科研究提供实验条件,推动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物联网通信技术等跨领域研究发展。
3. 行业服务
专业技能培训:通信工程实训室模拟真实通信工程工作环境,为企业员工和新入职人员提供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等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实践操作能力,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技能要求。
技术难题攻关:凭借实验中心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力量,与通信企业合作开展技术难题攻关。针对企业在通信网络优化、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瓶颈。
行业标准与人才对接:积极参与通信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利用实验中心影响力宣传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同时,根据行业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为企业定制培养专业人才,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4. 资源整合
设备资源集中: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等多个领域的实验设备集中于实验中心,避免设备分散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管理困难,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设备支持。
空间资源优化:合理规划 800 平方米的实验空间,根据不同实验室功能和实验需求进行布局,使空间利用最大化。既保证各实验室独立开展实验的空间,又便于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实验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实验教材、实验数据、科研成果等信息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所需资料,促进知识传播和交流,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